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2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旅游:探访北京千年古刹天宁寺(图文)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4-25 06:3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果驱车在北京西二环路上行驶,当经过广安门附近的时候,不经意间人们大都会发现,在位于二环路西侧的成片楼宇内的一座古老的砖塔景观异常醒目,这就是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天宁寺古塔。它似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一个侧面显露了京城的一缕古韵风情。



近观古刹天宁寺舍利砖塔(摄影:冯赣勇)

2008年初,记者在严寒冬日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走访了千年古刹天宁寺。从二环路出来,走进一条由东向西,现被称为天宁寺前街的一条不宽的街巷内,大约离街口不足一百米的距离,即可来到古刹天宁寺前。



冬日天宁寺门前(摄影:冯赣勇)

古刹前面的古槐树下是一片不大的开阔地。站在这里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坐北朝南的天宁寺的整个建筑轮廓。围着绿色铁栅栏的天宁寺山门殿为灰筒瓦硬山顶,石券门窗,门额上面正书的“敕建天宁寺”五个大字金光闪闪。



天王寺故址纪念碑(摄影:冯赣勇)

天宁寺山门殿前的西侧立有一块“唐天王寺故址”的纪念碑,东面的殿墙上镶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88年1月13日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白底绿字的纪念石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碑(摄影:冯赣勇)

走进宽敞的天宁寺庭院中,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架上有“北京市天宁寺”字样的佛教特色鲜明的金属香炉,它立于红窗灰瓦的接引殿前,殿的两侧分列螭首方座石碑各一座,为乾隆年间重修天宁寺的碑记。雄伟的舍利砖塔就矗立于接引殿的后面。



走进天宁寺(摄影:冯赣勇)
天宁寺的前身是北魏延兴年间(公元471-476年)所建的光林寺,自建成至今寺宇屡毁屡建,名称先后改为弘业寺、天王寺、大万安禅寺,公元1435年定为今名。据《帝京景物略》记载:“隋文帝阿罗汉,授舍利一裹,与法师昙迁树之,数多数少莫能定,乃七宝函,致雍、歧等三十州,州各一塔。天宁寺塔,其一也。”



佛教特色鲜明的大香炉(摄影:冯赣勇)

又据《日下旧闻考》记,因为塔中所供为佛舍利,故而异象纷呈:“三月二十六日于弘业寺安置舍利石函,始磨两面,以水洗之,明如水镜,内外相通,紫光焰起。其石斑驳,又类玛瑙,润泽炫耀,光似琉璃。至四月一日起斋行道,至三日亥时,舍利前焚香供养,灯光照庭,重星夜朗,有素光舒卷在佛舆之上。至八日,舍利入函,自旦及辰,函石现文,仿佛像有菩萨,光彩纷藻,又似重仙,其间鸟兽林木诸状,不惑者众,实难祥审。”



天宁寺接引殿(摄影:冯赣勇)

一般学者认为,从北魏到隋代的塔多为四方形木结构的楼阁式,《天府广记》载隋代任寿二年时另一座舍利塔即五层木塔,而天宁寺现存的塔为典型的辽代塔,可能天宁寺的塔最初像山西的栖岩寺、南京的栖霞寺的舍利塔一样,也是木塔,只是此塔后来毁于战火。在佛教盛行、大兴建造佛塔佛寺的辽代,又重新修建了这座砖制舍利塔。



天宁寺院内的乾隆碑(摄影:冯赣勇)

辽金时代,天宁寺塔还是北京市中心的标志,元军入京一把火烧了北京城,天宁寺仅砖塔幸存,元代建立大都时,弃旧城址而北移,天宁寺便位于城外了。元末时天宁寺再度被毁于战乱,辽代所建的砖塔也再次逃过劫难。



砖塔前东侧的药师殿(摄影:冯赣勇)

明代帝王笃信佛教,朱元璋曾分封十个儿子为王,派十位僧人辅佐,当时的高僧姚广孝是燕王朱棣的“少师”,他曾隐居天宁寺的宗师府,所以,天宁寺在明永乐成祖时得以重建。从正统年间开始,天宁寺正式设宗师十人,每年四月下旬在寺中为信徒受戒说法,到嘉庆二十五年时,每到此时“四方缁衣,集至万人,瞻拜伏听,昼聚夜散”,正统十年(1445年)时再次修缮,并一度改称广善戒坛,后又改回原名,明嘉庆三年(1524年)又有修建。由此,天宁寺在明代达到的鼎盛期,殿宇轩昂,屋檐相连,香火旺盛。



古老砖塔与现代烟囱相交(摄影:冯赣勇)

顺着接引殿的外墙过去便来到了后院的舍利塔下,由于天宁寺西侧墙外是北京第二热电厂,所以人们的视线总是躲不开与砖塔相交的高耸入云的大烟囱,相形之下,原本巍峨屹立的天宁寺塔好像多少失去了一点原有的雄伟感。



天宁寺塔砖雕像(摄影:冯赣勇)

然而当人们仔细瞻仰古塔的建筑艺术特色时,你会为这座千年古塔的风采神韵所深深震撼。这座八角形的天宁寺塔,为不能登临的实心密檐式砖塔,建于方形的砖制大平台上,塔高57.8米,整体上高大伟岸。



天宁寺古塔莲花瓣砖雕(摄影:冯赣勇)

塔身的雕像是按《圆觉经》布置的圆觉道场,塔的建筑和装饰处理是按《华严经》经义设计的象征大日如来的“华藏世界”,两者结合,显示出辽代尊崇华严宗,融合显教密教的佛教特点。



古塔塔座(摄影:冯赣勇)

塔身四正面砖雕拱门上的佛像:南为大日如来,北为准提观音菩萨,东为药师佛,西为阿弥陀佛。塔身四斜面上的佛像:前两面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后二面为十尊圆觉菩萨。



结构密布的塔瓦(摄影:冯赣勇)

砖塔每层八个角相连整齐,形成笔直的纵向线条与密檐的水平线条,有舒展阔朗感,十几排的八个角略微上翘,其见棱见角显现出劲健感,故而总体上给人雄健豪放之感。但是在具体的细部上,随处可见其细密精巧之气。基座制作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每层都刻满了图纹,有壶门形龛、狮头、坐佛、缠枝莲、金刚力士等,砖柱上浮雕升降龙。



古塔的动物雕像图案(摄影:冯赣勇)

砖塔须弥座设束腰增加了底部的曲线感,束腰上接勾栏,须弥座上置莲台,莲台上是塔身。塔身的第一层最高,有如小房,精心地刻出拱门与直棂窗,其周边还雕满了精美的佛教人物像,有金刚力士、菩萨、天部。四个砖质正方门,两边是金刚力士,四个角有窗,其上方是佛、菩萨像。例如东南方向是骑象的普贤,东北方向是三尊佛菩萨的立像。



天宁寺古塔破损的砖雕像(摄影:冯赣勇)

再往上的塔身采用十三层层层相接的密檐形式,每一层檐下,都仿木雕出精致的柱枋斗拱,由此形成了这个塔的双重风格。十三层密檐的顶层是绿色琉璃瓦。塔刹部分由两层砖制八角仰莲及三层的莲台座承接一巨大的宝珠组成。



古塔的砖雕像图案(摄影:冯赣勇)

天宁寺舍利塔虽说已历经千百年的风霜雪雨的洗礼,但至今塔的整体建筑规模保存完好。只是个别的砖雕图案被风化损伤,但还不乏有多幅保存完好的金刚力士、菩萨、壶门形龛、狮头、坐佛等雕像,各个其神采奕奕,造型优美生动。砖塔雕塑工艺精湛、手法细腻。时间流逝,岁月沧桑,雕塑虽有破损,但基本上是十二世纪原物,是中国佛塔雕塑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



古塔前西侧的弥陀殿(摄影:冯赣勇)
据史料载,古人公认天宁寺有几大特色:是隋唐旧迹;塔藏舍利;塔雕精美的佛、菩萨、金刚力士像;门逢观塔倒影。明代前七子之一何景明写诗《天宁寺塔》:“七级芙蓉起,千年舍利藏。地形标海岳,人代阅隋唐。境现三天象,珠含四日光。白毫空万里,处处有迷方。”诗中“三天象”的天指佛教的天部的诸天,“四日光”指舍利珠光。清代天宁寺增加了花肆,尤以桂花、菊花有名,当时,人们以到天宁寺赏花观塔影为北京一大民俗。



北京市文化局1958年5月所立纪念碑(摄影:冯赣勇)
在砖塔平台的东侧,还有一座北京市文化局于1958年5月所立的砖塔纪念碑。虽说已过半个多世纪,小小的纪念碑座已经有些破损,但上面的文字还清晰可见。在砖塔前的院中还新修复了两座殿,东面的为药王殿;西侧的是弥陀殿。塔的后面名为“兰若”的院子现为是僧侣们居住及办公的地方。在接引殿内还有重修天宁寺塔院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即重塑的9米大佛--阿弥陀佛。这也是目前世界宗教界最大的金丝楠木立佛。有关部门将为其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天宁寺塔后的'兰若'院(摄影:冯赣勇)


据悉,千年古刹天宁寺的修复,也是北京当年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而投资数百万元修缮的一项重点工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城的发源地--西城区(原为宣武区),以《北京建城纪念柱》为中心的咫尺范围内,拥有佛教的天宁寺、法源寺;道教的白云观;基督教珠市口堂;天主教宣武门南堂;伊斯兰教牛街礼拜寺等世界五大宗教的活动场所,这种“宗教文化区”现象,即使在世界任何一个大城市中也是很罕见的。而其中的千年古刹天宁寺,将以其古老的文化底蕴所焕发出的新风采,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的宾客们前来瞻仰观光……(图文:冯赣勇)


来源:维基奥秘网--旅游(https://zh.wikiomni.com/s/blog_a8825d812e882880)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www.lugoo.net/thread-13977-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